查看原文
其他

与喜欢的人一起读 | 里尔克:豹

2017-01-02 中国诗歌学会

与喜欢的人一起读


姜俊钦  主持


▎豹——在巴黎动物园

  里尔克【奥地利】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象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侵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 冯至 · 译 』


里尔克(1875~1926)


莱纳 · 玛利亚 · 里尔克,奥地利诗人,20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早期诗歌具有感伤的抒情风格,1897年遍游欧洲各国,受罗丹等人的影响,他改变了早期偏重主观抒情的浪漫风格,逐渐形成新的艺术见解,开始写作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抒写客观经验的“咏物诗”。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表示抗议,对人类平等互爱提出乌托邦式的憧憬。里尔克的诗歌尽管充满孤独痛苦情绪和悲观虚无思想,但艺术造诣很高,对19世纪末的诗歌体裁和风格以及欧洲颓废派文学有深厚的影响。代表作品诗集《生活与歌曲》《祭神》《梦幻》《耶稣降临节》 《图像集》《祈祷书》《新诗集》《新诗续集》《杜伊诺哀歌》和《献给奥尔甫斯的十四行诗》。

✎ 俊钦说诗:

   “自然的生活空间的丧失或者对它的威胁是世纪更替时的一个重要题目。”诗人奥古斯特·施塔尔如是评价。然而,里尔克创作于世纪之交的名作《豹》的内涵似乎不止如此。野性、彪悍、桀骜不驯、生命的力度与速度在这只豹身上寻而不见,铁栅栏里,“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强韧的脚步”变得“柔软”,然而,“有时眼帘无声的撩起”却在“紧张的寂静”中升腾起另一种大有冲破铁栅栏之势的无声的力量……


‖ 推荐阅读:


里尔克与豹


可怜的里尔克

他整个一生都在匆匆忙忙地

逃避那只豹子


自从他在故乡布拉格震颤的村钟下

在波希米亚歌谣的神秘的忧伤里

发现了那只豹子

他就开始奔跑了


他经过英吉利海峡

俄罗斯大雪原

以及巴黎街头的日记散页似的黄昏

经过那些好像生来就在路灯

和广告柱下的暗示般的影子

那些被谁嚼过又吐出来似的躯壳

那些桔子皮一样被酒泡烂了的

男人和女人


他一路奔跑经过了等等

谁知道他换了多少根拐杖

扔掉了多少破烂鞋子

总之他走到哪里都甩不掉那只豹子


可怜的里尔克

他走投无路就随手抓一把诗行

走着插着插着走着

甚至想不到大口喘气大把甩额头的汗


直到有一天早晨

欧洲人首先醒来听说了他和豹子的事

他们没来得及惊叫

就发现被箍进了一圈子栅栏

栅栏外倒着那个脚掌带茧的人

作者:叶世斌(1958~  ),安徽天长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大学兼职教授,滁州学院客坐教授。曾获希腊国际作家艺术家协会颁发的“国际文化-文学-艺术奖”。著有诗集《门神》《倾听与言说》《在途中》等五部,小说集《你走不出你的鞋子》,选集《叶世斌文集》(四卷)等。


〖 姜俊钦,西安外国语大学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研究生 〗

请@中国诗歌学会新浪官方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